首页» 编研科研» 档案科研» 高校科研动态

关于做好《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组织史资料丛书》高校卷编纂工作的通知

现就做好《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组织史资料丛书》高校卷编纂工作的有关问题说明和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组织史资料丛书》高校卷编纂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基本原则
一、入编时间。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组织史资料丛书》高校卷编纂起止时间是:194910月至201012月。
二、入编范围。
北京地区的普通高等学校,不含成人高等学校、民办高等学校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三、以党组织关系归属北京市委为基准。
即北京地区党组织关系在北京市委的普通高等学校,不含北京地区党组织关系不在北京市委的普通高等学校(如外交学院、公安大学、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华女子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等)。
四、入编的领导人范围。
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的副局级以上实职领导干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教育考试院、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和北京城市学院的副局级以上实职领导干部。
五、一些特殊情况的编纂原则。
(一)所有撤并、调整的高校和单位,由撤并、调整后的学校和单位负责追溯历史。
即在60年的时间跨度中,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高等学校经过了多次管理体制的改革,学校分分合合,撤并、调整,到目前为止,现在的高等学校要负责过去撤并、调整的学校党组织史资料的编纂。一些单位也是如此。
(二)“一校两址”、“一校两个党委”的高校党组织史编纂。
如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
1、学校的沿革要叙述清楚;
2、“文革”后在北京复校,建立(北京)学校党委,什么时间建立就从什么时间开始记述。
(三)、三个职业学院的党组织史编纂。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从党的组织关系归属北京市委开始录入副局级的党委书记和行政的院长。
(四)有关重要事项要加以注明。
如在单位历史沿革过程中,当时不是副局级或党的关系不在北京市委的单位,要用简洁的文字在沿革表中注明,如“处级”或“党的关系不在市委”。单位领导人名录中不收录当时领导人名。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组织史资料丛书》高校卷编写组副组长李致和讲话
(2010年4月23日下午,北航学术报告厅)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组织史资料丛书》北京高校卷编纂工作部署会,于2010年4月23日下午2︰30在北航学术报告厅召开。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干部处处长刘勇主持会议,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刘建讲话,部署高校卷的编纂工作,编写组组长罗维忠讲解高校卷编纂资料收集、编写体例、书写规范等具体工作要求。副组长李致和补充讲话,现整理如下,供参阅:
一、推荐一本重要的参考书——《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组织史资料(1921—1987)》。
(一)已有规范的范本。1986年4月起,市委组织各有关方面组成编委会,编纂并于1992年出版《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组织史资料(1921—1987)》。该书就党组织史资料丛书编纂的编写体例(包括对中国共产党历史时期的划分,即从1921年—1987年,共划分为七个时期,实际上分为七章,甚至对每个时期大标题都已拟定,这已不可改动)、资料内容和收集、书写规范等都做了明确的规范,是本次资料《丛书》编纂的范本。
(二)是前书的续编。这次党组织史资料《丛书》的编纂主体的各卷是1992年出版《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组织史资料(1921—1987)》的续编,也就是综合卷和各区县卷是从1987年起编纂到2010年12月,企业卷、高校卷是从1949年10月编纂到2010年12月。既然是续编,对综合卷和各区县卷按前例续编;对企业卷、高校卷更是学习、编纂仿效的前例,甚至就阶段划分、主体体例、资料内容和收集、书写规范等必须严格遵循的要求。
(三)统一规范的体例要求。《丛书》编委会对《丛书》的编纂强调要保持《丛书》体例的规范统一,不能随意编纂。因此,再三强调,各编写组要认真学习1992年版《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组织史资料(1921—1987)》一书,全面领会该书编纂的基本精神和要求,以及具体编写的细节,争取优质高效地编纂出《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组织史资料丛书》北京高校卷。我们原来计划为各高校购买一本,但已没有此书了。请各高校在学校图书馆或学校党史教研室等部门查找,力争借阅到此书,以作为重要的参考书籍。
二、确保《从书》高校卷编纂的完整、准确。
一是,《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组织史资料丛书》是由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门组织审核编纂的《丛书》,刘建书记讲话中指出,是编写我们北京高校党组织史的“家谱”。我的理解这是“官方”编纂的具有权威性“家谱”。组织部门是干部的家,“家谱”对干部的姓名、职务、任职、免职记载有误,那是不应该发生的事,也是很伤干部感情的事。所以,绝对不能漏掉一位党政领导人,要追求完整性。
二是,《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组织史资料丛书》是由组织部门组织审核编纂、具有权威性的、正式出版的《丛书》,也是要流传后世的历史性文献。今人和后人要在查阅高校党组织史资料、以此为依据书写高校的校史等,或证明高校某位领导的职务和任免职时间,或撰写有关文章等引用的重要资料。学校党政领导干部的姓名、职务、任免时间绝对不能出现差错,要讲究准确性。拿不准的,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做到有据可查。
特别是我们高校的许多领导同志现在还在工作岗位、不少的老领导都还健在,如出现误差,可就成为笑话。
编纂一部高质量的《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组织史资料丛书》高校卷功在千秋,利在当代。我们一再强调《丛书》高校卷的编纂一定要完整准确,其重要重要作用和意义也就在此。请各高校领导和参与编写的同志认识这项工作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对党的历史经验、对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负责的高度政治责任感,认真细致地做好编纂工作,真正打造一套的上乘之作,达到“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三、认真布置,精心研究,制定计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按期完成。
市委《通知》中要求“企业卷和高校卷也要抓紧时间编写,力争与综合卷同步出版”。在《丛书》编委会召开的会议上领导同志讲话和刚才刘建书记讲话要求,高校卷要抓紧时间编纂,要和综合卷一起出版,高校不能拖后腿。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考虑到我们高校还有暑假和寒假的情况,请各高校党委一定要认真研究,抓紧时间,尽快启动编纂工作,按照高校卷编委提出编纂工作进度时间按排,分阶段完成任务,才能保证高校卷与市编办的进度同步推进、同步出版。
首先,各高校党委要明确一位书记负责这项工作,明确以学校党委组织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尽快抽调和组织人员,组成编写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其次,要认真学习市委的《通知》和市委教育工委会议刘建书记讲话精神,以及关于《丛书》高校卷编纂工作的具体要求,分析工作量,制定具体的编纂方案和工作计划,特别是要有时间段和时限要求,与相关部门和单位明确任务和分工,明确各自的责任,尽快开展工作。组织部门要为编写组顺利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和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三,迅速开展工作。首先是资料收集,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工作计划。
第四,各校编写组要定期向学校党委负责同志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请学校领导及时协调解决,积极推进编纂工作。
同时,请各高校及时将《丛书》高校卷本校资料编纂情况向市委教育工委编写组通报,多加沟通,上下联动推进。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组织史资料丛书》高校卷编写组
刘建在《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组织史资料丛书》高校卷编纂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市委教育工委委员、组织史高校卷编委会办公室主任刘勇同志通报了高校卷的编纂方案,全面介绍了高校卷编纂工作的组织领导、编写内容、进度安排等方面的内容。编写组组长罗维忠同志也就高校卷的编纂提纲、资料收集、书写规范等工作进行了细致培训。
下面,我想就北京高校卷《丛书》的编纂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党组织史资料编纂工作的重要意义
修志治史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说,知其国必先知其史。党组织史资料是我们党历史传承的“家谱”,是党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把组织史资料编纂工作做好,把不同时期党的组织发展、机构设置、领导班子建设等基本情况记录下来,把市委领导全市人民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经验发掘出来,对于进一步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首先,编好组织史,是总结全市党组织建设成就的客观需要。我们党是中国有史以来成就最为辉煌的政党,历来十分重视对自己历史的记录和研究。中央编纂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中央卷,已于2000年10月底公开出版发行。根据中央要求,上世纪90年代初期,市委曾经编纂出版过一部《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组织史资料》,时限从1920年北京共产党小组成立到1987年。现在,转眼间又过去20多年了。在这期间,北京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这里面也包含着党组织建设的成就。20多年来,在中央领导下,历届市委高度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围绕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在合理设置组织机构、科学搭配领导班子、有效抓好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编纂出版一部翔实可靠、准确无误的组织史资料,完整记录北京市党的建设的历史成就,保存好党组织传承有序的“家谱”,把北京市党的组织发展的演变历程记录下来,把历届为党的事业、为北京发展而奋斗的各级组织和各级干部的基本情况如实记录下来。这既是北京市党史部门的重要责任,也是北京市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责任。
新中国前的北京高等学校党组织史,在《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组织史资料(1921—1987)》已有体现,我们现在要编纂的是1949年10月至2010年12月的北京普通高等学校党组织史资料。这60年是北京高等教育从小到大、从初具规模到发展壮大,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的一个时期。高校党的组织史资料,就是我们高校党的“家谱”。将这样大的一个时间跨度的为党和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努力和重要贡献的高校党委和高校校级行政领导干部的基本情况如实记录下来,对于总结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同样具有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
第二,编好组织史,是密切服务全市中心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服务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党的组织路线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中,北京市党的组织路线和组织建设紧紧围绕各个阶段的中心任务,主动适应首都建设的需要,进行了许多重大调整。高等学校党组织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管理体制进行了多次调整和改革,高等学校党委机构和职能也多次发生变化;同时为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进程,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在组织设置和干部配备上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通过编纂组织史资料,系统再现60多年来高等学校党的建设、领导班子建设的基本经验,探索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的规律,切实加强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必将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现“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任务,提供十分有益的经验借鉴和资政服务。
第三,编好组织史,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编好组织史,不仅有很好的存史、资政价值,还可以起到育人的作用。编纂组织史,不仅仅要详细记录北京市党组织和北京高等学校党组织在各个阶段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而且也要提炼概括出北京高等学校党政领导班子中一代又一代领导人优秀品质、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这对大力宣传高等学校党组织发展的光辉历史,教育和引导高等学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提供了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要优质高效地完成好组织史资料编纂的工作任务
编纂组织史是服务当代、资治后世的伟业。各高等学校领导和参与编纂工作的同志要坚持首善标准,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把创佳作、编名史作为不懈追求,以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编纂出反映时代特点、体现首都特色、北京高等学校特色的组织史。
一要坚持科学求实。组织史资料必须全面、真实、客观。在编写过程中,要坚持科学求实的精神,准确把握首都组织工作发展的整体脉络和基本特点,把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全面记述北京高等学校60年来党委机构组织建设和发展状况。要坚持“广征、核准、精编、严审”的编审方针,从资料征集、编写、审核,到校对、出版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反复审查核对;对每一个人名、机构,到每一个时间节点,都要使用最为可靠的一手资料,做到事事有依据、有出处,确保准确无误,万无一失。
二要恪守编纂规范。组织史编纂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市委对编纂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市编纂工作办公室已对参与各编写组的同志进行了初步培训。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把握。在编写过程中,依据国家和党内的相关政策法规,按照编写体例和技术规范统一编写,不能随意编纂。从总论到分述,从纲目编排到文字表述,从工作程序到操作流程,都要讲究规范严谨,充分体现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大家要以此次编纂工作为契机,认真总结编纂工作经验,进一步规范编纂工作。市委决定今后每五年争取编纂一册,使北京市的党组织史编纂工作常态化。各高等学校要在认真组织好这次的编纂工作中,积累经验。
三要坚持脚踏实地。各高校组织部门的一些同志,很多是第一次接触党组织史编纂工作。组织史编纂工作繁琐且艰巨,现在任务和责任已经落到了我们身上,我们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咸,以史学家撰写正史的严肃心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对待这项工作。对高校来说,60年的时间跨度,各个时期各个高校的情况各不相同。时过境迁,事易人非,要追本溯源,首尾相应,其难度不小。资料完整的还好一些,资料不完整的还需要查阅有关档案等。建议有关高校抽调若干熟悉学校党组织工作的老同志,静下心来,与学校组织部的同志一道,共同努力编纂一部完整、准确的学校组织史资料,进而打造一套“存史、资政、育人”的北京高等学校党组织史资料。
紧把握组织建设的这些设、高等学校家谱”,四要突出首都特色和高校特色。这次编纂对全市来讲起止时间是从1987到2010年,跨度23年,正是党的十三大以来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时期,组织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革创新、整体推进,时代特点和首都特色明显。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委在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应对“非典”疫情、筹办奥运会、迎战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活动中,组织建设的坚强保障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很多方面都形成了特色。对高等学校来讲,60年的时间跨度,正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的60年的发展史。期间,经历了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经历了“文革”的干扰和破坏、经历了新时期恢复发展和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等等重要历史阶段。因此,大家在编纂工作中,一定要理清高等教育发展的脉络,理清学校党组织的变化和领导人的变动,紧紧把握组织建设的特点、特色和规律,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驾驭资料,多挖掘、多用力,狠下功夫,努力把首都组织工作的特色体现出来,反映出高等教育、高等学校的发展变化和特点。
三、要切实加强对组织史资料编纂工作的组织领导
这次组织史资料编纂工作,对高等学校来说,时间跨度长,情况复杂,涉及学校部门多,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要高度重视。组织史编纂工作是一项政治任务。各高校党委要明确一位领导同志分管此项工作,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工作上要合理安排,要经常过问编纂工作,定期听取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问题。今天参会的同志,回去后一定要把会议精神和各自任务向学校党委汇报。各高校要确保认识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协调到位,切实把这项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
二要明确职责。为了完成好组织史资料丛书编纂工作,市委成立了编委会,下设办公室、编辑部,有六个编写小组。市委教育工委编写组是其中之一。各高校也要成立了相应的编写组,明确任务分工,落实责任,组织力量,精心编纂,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三要加强协作。市委要求资料丛书在2011年建党90周年之时印刷出版。编纂时间短,任务重,涉及到北京地区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和北京市教科院、考试院以及音像报刊总社,这需要我们各个单位加强协调与合作,做好衔接工作;就高校内部涉及到党委和行政系统,编写人员可能需要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组织部、档案馆、校史馆等有关部门的人员共同即成,这也需要紧密配合、协同工作,共同完成编纂工作。
同志们,《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组织史资料丛书》高校卷的编纂工作从现在算起到距离完成,只有一年多的时间,时间很紧,任务很重。希望各单位切实把这项任务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看待,认真研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全力以赴,共同编纂一部高质量的历史书卷。
另外,利用今天组织史编纂工作会议的机会,传达一下今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
4月13日,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印发了《北京市2010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意见》,启动了今年的公选工作。随后,北京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办公室进一步下发了《关于做好2010年公开选拔工作的通知》,对今年的公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工委干部处已经于4月20日通过电子邮件将这两个文件发给了各个单位,今天发放的会议材料中也包括了这两份文件。请各单位会后把文件带给本单位的主要领导同志,进一步学习研究并贯彻落实。
下面,我想就今年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提几点要求:
第一、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是北京市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这次公开选拔共有38个局级领导干部选拔职位和203个处级领导干部选拔职位。从岗位数量上来看,是历年来数量最多的一次;从岗位重要性上来看,涵盖了经济、文化、社会和城市建设管理等多个行业和领域,都是在首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岗位。
希望各高校、各单位从首都北京建设与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这次公开选拔工作的重要性,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结合教育系统的干部队伍建设规律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公开选拔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二、要加强宣传,做好动员。
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是公开选拔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宣传动员工作,一方面要使广大群众深入了解这次公开选拔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方法和程序,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另一方面要使符合选拔资格条件的人员正确领会市委引进各类优秀人才的决心和魄力,积极报名参与竞聘。
各高校、各单位要制定周密的宣传报道计划,通过动员部署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尤其要充分利用校内宣传媒介,广泛宣传这次公开选拔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资格条件、选拔程序等各方面的内容,让公开选拔工作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关心、支持、参与公开选拔工作的良好氛围。
需要各单位特别注意的是,按照市委组织部的要求,各单位要在本单位的网站首页明显处添加北京公招网的链接地址。网站地址在发放的“京办发[2010]7号”文件中已经公布,请各位领导会后迅速部署,尽快完成。
第三、要把握标准,积极推荐。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各单位特别是有公开选拔职位的高校要准确理解和把握这次公开选拔工作的原则,严把选人用人的质量关。
本次公开选拔,教育系统公开了四个职位,分别是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北京物资学院副院长和北京服装学院副院长。需要说明的是,在“京办发[2010]7号”文件中规定:报考副局级领导干部职位的,年龄一般不超过48岁,即1962年1月1日以后出生;对于高校的三个职位,在职位说明书中予以适当放宽,年龄不超过50岁,即196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均可报名。
各单位要对本单位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进行摸底,引导干部正确认识和对待公开选拔工作,积极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干部,特别是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积极报名参与公开选拔,并以党委的名义搞好组织推荐工作。
第四、要严格程序,严肃纪律。
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是一项程序性、纪律性要求非常高的工作。各单位,尤其是有选拔职位的三所高校及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组织原则和工作程序办事,尤其要做好公开选拔各个环节的保密工作,杜绝失泄密等事件发生。同时,要自觉接受广大群众、新闻舆论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坚决抑制各种不正之风的干扰,公平、公开、公正地完成公开选拔的各项工作。对在公开选拔工作出现违纪行为,一旦发现查实,要严肃处理。
同志们,北京市教育系统的干部素质普遍很高,长期以来,教育系统向北京市的各个战线、各个领域输送了不少优秀干部,为首都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希望各高校各单位能够进一步增强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扎实开展公开选拔工作,促使一批综合素质高、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为首都北京在更高的层次上建设世界城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